|
从鲁本斯故宅出来,随着导航步行前往安特卫普的主教座堂——圣母大教堂(Cathedral of Our Lady),那边不但收藏着鲁本斯最重要的四幅佳构,更是安特卫普最壮观的修建之一,也是比利时,甚至低地地域(荷比卢及法国北部)最高、最标致的哥特式教堂,被誉为“中世纪的摩天大楼”。
欧洲的大教堂总是履历了冗长的建造进程,这座主教座堂也不破例。12世纪前,它还只是一座范围较小的教区教堂,从1352年起头,履历了近170年的革新与扩建,它不但成为了安特卫普的天涯线,是那时船只进港的标志,也成为了全部低地地域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并于1559年景为了安特卫普大主教的座堂。
现在的大教堂被各式修建包围着,不外它照旧是最高、最显眼的地标。唯一希奇的是,它的钟楼一高一矮,完全分歧于列国大教堂那种对称的表面。
有人说南钟楼是因1533年的那场大火倒掉了,也有人说是那时还没建好教会就急于祝圣,后来又碰到了火灾,以及1566年和1581年两次破坏圣像活动致使未能完成,直到1585年安特卫普重被西班牙统治,这座被新教徒占据的教堂才又重新规复成为了天主教堂,而南钟楼再未继续建造。但不管怎样样,北钟楼都以123米的高度超越了荷兰乌得勒支圣马丁大教堂那112.5米高的钟楼,成为了尼德兰地域的第一高。
教堂侧面有一组雕塑,是那时大教堂的修建师扬·阿普尔曼斯(Jan Appelmans,1352-1411)和他的儿子彼得·阿普尔曼斯( Pieter Appelmans,1373-1434)批示建造教堂时的情形。陌头艺人坐在那边弹着琴,搞得一路头我还以为那组雕像是真人的行为艺术呢。
教堂前的小广场上很是热烈,四周挤满了餐馆、酒吧和商铺,屋子也很标致,似乎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姜汤饼干。
比利时的啤酒很着名,所以这里的啤酒屋也很是多,下图这个啤酒屋看起来很丰年月感。
广场还有一个很大的雕像,是一个男孩和一只大狗安然地睡在教堂前的地上,地上的砖石看成被子盖在他们身上,看起来很温馨,现实上确切一个哀痛的故事,它源自英国作家奥维达的小说《弗兰德斯的狗》。
故事讲的是有着极高绘画天赋的孤儿尼洛和年老的姥爷过着贫苦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遇收养了一只被凌虐的大狗帕奇,尼洛与帕奇相互爱惜、相互支持,在姥爷死后更是相依为命。
尼洛的胡想是成为鲁本斯那样的大画家,他经常到圣母大教堂中欣赏大师的画作,但是就在他预备加入安特卫普举行的少年绘画角逐前受人诬陷,流浪陌头,只要忠犬帕奇不离不弃,与他相守在一路。在一个严寒的圣诞夜晚,尼洛和帕奇再次来到大教堂里,肩并肩地躺在石阶上,永久地沉睡(冻死)在了梦乡中。
一百多年来,这部催人泪下的小说曾4次拍成电影,改编的动画片也名列日本“100个最典范动画场景”的榜首。教堂前的这个雕像是我们国家的周大生出资建造的。
与“邻人”信仰新教为主导,故而教堂内没有神像、祭坛、绘画等装潢物的荷兰分歧,比利时和大大都欧洲国家一样信仰的是天主教,所以这里的教堂要比荷兰的富丽太多,而作为安特卫普主教座堂的圣母大教堂也完全不亚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文雅与精美,中心拱门上描写着耶稣在天庭的“最初审判”,与巴黎圣母院正门上的很像,甚至更精美。
修建外墙上有很多圣徒和圣人的雕像,色彩虽已斑驳,但精美细致的水平实在使人赞叹。
虽然小娘在法国、英国参观了很多标致的天主教堂,但走入这座圣母大教堂的一刻还是被震动到了。红色纤细的哥特式线条像是一根根通往天主的纽带,充溢着教堂的每一根廊柱、墙壁与拱顶;两侧通道布满了大幅的祭坛画,红色的布景布满了张力让人精神奋起;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把大教堂的主通道照得明亮纯洁,而两侧通道那幽黑暗的光影又倍感奥秘。
在16世纪时,当地的各个行业协会在这座大教堂中都有自己的祭坛位置,就是背靠着这些廊柱,所以这些祭坛画也是那时的位置。在前面说的两次破坏圣像活动中,祭坛被摧毁了,不外大部分祭坛画保存了下来,但在1794年法国入侵时,它们被掠夺到了巴黎,包括鲁本斯的三幅巨作。1798年,法国政府还曾想毁掉这座圣母大座堂,不知能否是由于感觉它比巴黎圣母院还精彩,直到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失利,1816年这些典范之作才归还给了安特卫普。
北廊第一幅是弗兰斯·弗洛里斯·德·弗里恩特(Frans Floris de Vriendt)于1554年创作的《圣米迦勒击败叛逆天使》,他是北方文艺复兴活动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佛兰德斯的拉斐尔”。他的哥哥也是才子,设想了安特卫普的市政厅,我们一会儿会去看。
北墙上还靠着一排棕色橡木的人物雕像,真人巨细,共24尊,个个雕工精湛,他们是基督使徒和各类美德的女神,意味着人们的悔改和赦宥。
从北廊往前走会看到一尊很显眼的红色大理石圣母玛利亚雕像。这座圣母大教堂的名字就叫做Cathedral of Our Lady,Our Lady这位密斯指的就是耶稣的母亲——童贞女玛丽亚(Virgin Mary),所以这座大教堂和巴黎的圣母院一样,都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教堂中玛利亚的雕像和画作自然也很多。
凡是玛丽亚的雕像都是怀抱着她的孩子耶稣,分歧的是,有些是诞生未几的耶稣,有些是归天的耶稣,这尊是怀抱着婴儿时的耶稣。全部雕像的打扮和配饰都很是富丽,灯光打得也很崇高,只是我感觉玛丽亚的面庞雕镂得有些老了。
再往前走,在北耳堂的东墙上,就是佛兰德斯最有影响力的画家鲁本斯在这间教堂的佳构之一——《Raising of the Cross(升起十字架)》,看名字就能晓得这是耶稣正在钉上十字架时的情形。鲁本斯用了一年时候创作这幅巨作,并倾注了他在意大利8年游学的一切收获,提香的色彩表示力、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画法、米开畅基罗的气力感,以及丁托列托的戏剧化构图等等。而且巧的是,鲁本斯在1610年完成这幅画时恰好33岁,与耶稣受难的年龄不异。
这幅祭坛画是三联作品,右翼描画的是福音书作者约翰握紧着疾苦万分的圣母的手,下面是因耶稣受刑而痛不欲生的耶路撒冷的妇女和儿童们。右翼描画的是罗马兵士拘系将和耶稣同被钉上十字架的左盗和右盗时的情形。这幅画原本是教会拜托鲁本斯为圣沃尔布加教堂(St. Walburga)画的,后来被圣母主教座堂买下。
《升起十字架》的左前方有一个18世纪的反悔室,内部的装潢和色彩富丽又沉稳,似乎一座骑士的神殿。
不管是画作还是雕镂都光辉又细致,一点都不输于皇家的气派,也不亚于任何国家的主教座堂。
看这个金光闪闪的绘画加雕镂的祭坛作品既崇高又华贵,恍如把人也带回了阿谁年月。
《升起十字架》的右方即是大教堂十字翼中心点的中心祭坛。昂首向上望,43米高的穹顶上是师从于鲁本斯的画家科内利斯·斯库特(Cornelis Schut)于1647年创作的“圣母升天”画。
再往前走,是使人庄严的唱诗班席位,阳光洒在烦琐而精美的胡桃色木雕上,安好又崇高。
走到头即是鲁本斯于1626年创作的主祭坛画《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Mary(圣母升天)》。这幅主祭坛画可以算是鲁本斯的顶峰之作,激烈的动感、富饶的色彩,典型的巴洛克气概。它又被镶嵌在一个庞大精美、巴洛克气概的大理石门廊中,非论是远观还是近瞧,富丽丽的巴洛克气概都让人过目难忘。
主祭坛画的背后,也就是教堂的最东面是“圣母哀子像”,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归天的耶稣悲痛万分,身旁还有一位小天使。不外全天下的“圣母哀子像”里最棒的绝对是圣彼得大教堂中米开畅基罗雕镂的那一尊。
绕到南耳堂的进程中还有一幅鲁本斯的《Resurrsection of Christ(基督的新生)》,紧接着就是与《升起十字架》位置对称的《Descent from the Cross(下十字架)》。这幅画是鲁本斯在画完《升起十字架》一年后,受他的好友,也是那时安特卫普的议员尼古拉斯·洛考克斯的拜托,为百姓卫队、火枪手行会创作的三联祭坛画。
主画中右上角的老者是向正法耶稣的比拉多请求放下尸体埋葬的信徒若瑟,下方的红衣人是约翰,他在《升起十字架》的右翼图中也有出现。约翰劈面的蓝衣女人是悲痛的圣母玛利亚在向儿子伸动手,她的下方是用肩托着耶稣脚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和流着泪的革罗罢的玛利亚。右下角的铜盆里盛着波折冠和血水。左右两翼别离是身怀耶稣的圣母和抱着婴儿耶稣高唱赞歌的西缅。
这幅作品用了鲁本斯三年时候,所以比《升起十字架》更具有表示力,也更富有张力,这时辰聚光灯式的画法已经应用的很是成熟了,画面结构也更简洁,但表达的情感却更浓郁了。
现在大教堂内还有两个庞大的管风琴,一个在进门口的上方,一个在中心点的南侧东墙上,设想着圣餐时它们伴着唱诗班的歌声响起,将是怎样的震动民气。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欣赏大教堂,目之所及,都尽显完善。幸亏那时没有被拿破仑毁掉,否则将是安特卫普最深的痛。
这根廊柱上也有圣母玛丽亚抱着圣子耶稣的雕像,很是精彩。
中殿的南侧还有一个精彩富丽的木雕讲坛,它原本是雕塑家米歇尔·范·德尔·沃特(Michiel van der Voort,1667-1737)为安特卫普南部的圣伯纳德修道院(St. Bernard's Abbey)建造的,上面烦琐多样的花鸟、动物雕镂都使人赞叹。
1、门票:8欧/成人,只能现金
2、开放时候:工作日10:00-17:00;周六10:00-15:00;周日及节沐日13:00-17:00
下一篇我们去看看安特卫普标致的阛阓广场。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样用最经济的用度在旅途中享用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周全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明智间的“贪吃小娘子”。
免责声明:假如加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实时删除侵权内容,感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